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民宗委主任馬連美(右)和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小紅為公園揭牌。 徐浩翔 攝
圖為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民宗委主任馬連美,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小紅,市委常委、區委書記張建華等領導參觀通州區“民族公園”。 徐浩翔 攝
通州日報訊 (通訊員施偉辦 記者沈維維)5月31日上午,通州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公園暨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實踐基地揭牌。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民宗委主任馬連美和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小紅為主題公園揭牌。市委常委、區委書記張建華出席活動并致辭。
近年來,我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牢牢把握“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這個主題,吸引了全國各地40個少數民族、1.7萬少數民族同胞在這里共居共學共事共樂。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紅石榴就業行動”等活動,積極打造“紅石榴家園”,增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推動各族群眾東西協作、互嵌式發展,譜寫了民族團結、激揚奮進的靚麗篇章,相關工作得到國家民委領導批示肯定,獲評首批“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
張建華對省委統戰部、省民宗委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我區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表示衷心的感謝。他指出,民族工作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打造“民族公園”就是要進一步豐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的形式和載體,更加直觀地向各族群眾宣傳黨的民族政策,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推動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希望區民宗局準確把握新時代民族工作的形勢和任務,以這個全省規模最大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城市公園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實踐基地為基點,廣泛傳播民族團結進步的好聲音、好故事、好文化,切實把公園打造成全區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平臺,引導各族群眾團結一心,接續奮斗,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通州新實踐貢獻智慧和力量。
揭牌儀式后,領導一行參觀了通州區“民族公園”。該公園占地面積171畝,其中水面96畝,綠化面積75畝,東臨居民住宅集中區、西臨育才中學和萬達廣場,人口密集高、流動量大,是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從去年7月開始設計,12月施工建設,今年4月落成,歷時9個月。該公園立足空間、時間兩個維度,充分考慮古代、近代、現代和當代民族團結歷史史實,利用LED顯示屏、建筑小品、宣傳欄等設施,通過宣傳民族政策理論,講述民族團結歷史史實、民族英雄故事等,普及民族知識、弘揚民族文化、傳播紅色基因,增進各族群眾對中華民族的自覺認同,逐步實現各民族在空間、文化、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式發展。
活動中,大家還觀看了“石榴花開山海情、同心共筑向未來”通州區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專題片。
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組織部部長施驍毅主持活動,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均華、副區長陳兵參加活動。
當天,馬連美、王小紅一行還調研了江蘇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民族工作和南山寺宗教工作。
